游走于城乡的大龄单身男青年:进了城但还是不会谈恋爱
时间: 2024-12-02 13:26:57 | 作者: leyucom乐鱼官网官方网站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黄振华教授课题组发布了一份《农村大龄男青年婚配状况》调查报告。这份基于全国26个省(市、区)、119个村、1785个农户的报告说明:超4成村庄存在较为严重的大龄男青年婚配难题。在社会化媒体上,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恋问题引发热议。
其实在当下,农村的大龄单身男青年很多都在城里生活、工作;也有部分人成了城乡之间的候鸟,农忙时在家里务农,农闲时进城里打工。只是那些来自乡土的印记依然缠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在婚恋交往中的表现。
在古希腊语中,这个单词象征着贵族。紧接着,他用AI软件生成了一张头像,高挺的鼻梁,瘦削的瓜子脸,三七分的微卷长发,背景是一座被白雪覆盖的山。
在张超设置的人设中,Cyril今年25岁,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商人家庭,国外读商科博士,喜欢满世界旅游,自律到每天雷打不动地早起跑几公里。在内在上,Cyril很尊重女性,会极其有耐心地、真诚地对待和他交流的人。
张超觉得女孩会喜欢这样的男生。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一个优秀的女孩利用互联网爱上了Cyril。但张超并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愉快,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挣扎。
在大学时期,张超谈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一直单身。他也试着在线下接触过一些女生,但很少能吸引到他看得上的人,看得上他的人他又不喜欢。
直到他换上了Cyril的身份。Cyril成为了张超脱离现实的一条路径。每天拿起手机,他就变成了帅气的优秀小伙,能说出温柔又动听的话。
但放下手机,张超还是那个张超,30岁的他,腼腆到很少和女孩说话。虽然通过高考考上大学,但毕业后孤身在省会城市工作,张超很难在快速的提升的大城市买房、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成家。远在农村老家的父母也无法给他更多的支持。
通过网络爱上了Cyril的女生小A漂亮、身材好、家境优越。在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女孩和张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距离。为了和她聊天,张超每天几乎都要熬夜,用心思考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努力关注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斟酌很久去思考一些有信息量的回复。
终于,小A向Cyril表白,想和他在一起。“其实我那几天心理健康状态已经很不好了,我知道我控制不住这个局面,所以我向她坦白了一切都是假的。”梦想破灭,让张超痛苦不已。
在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燕舞的研究中,像张超这样的人找不到对象的原因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被归结为“群体错位”。在其于贵州某村所做的研究中,67例婚配困难男性样本中,有19例被归因于“群体错位”,且大部分都出生于1990年以后。
刘燕舞所说的“群体错位”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产生于这些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的观念与自我认知的错位,城市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着这些青年,让他们对自己在婚姻市场上的位置产生错误的感知。
和张超不一样,29岁的李山从来没谈过恋爱。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懂得和女孩子交往。”
李山来自华北平原东部的一个小乡村,家里祖辈务农。长大后他离开了乡村,到了城市中打拼。在李山的记忆里,故乡总是有着像蛋白一样纯净的云、一望无际的玉米地,以及田间地头聚在一起,光着膀子抽烟锅的光棍们。
在这里,光棍并不罕见,几乎每个村里都有几个一辈子娶不到媳妇的光棍。小的时候,妈妈经常拿这些老光棍敲打他,“你看看,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也和他们一样,没有女人愿意跟着你。”
久而久之,李山也不愿意和这些人打交道,心想自己长大了一定找个漂亮媳妇,最好是城里的。
但李山不是学习这块料,勉强读完了初中,16岁的他扛着行李坐着大巴,去了隔壁的天津市打工。
13年过去了,李山干的工作种类超过了两位数,餐馆服务员、ktv服务生……赚了点钱之后自己开了个面馆。但面馆经营了两年就被迫关门,他又买辆电动车跑起外卖。
这些年,为了找对象,李山和他的家里人用尽了浑身解数。每年过年回到村里,家里都会给他安排上几场相亲,大部分是亲戚介绍,女孩来自隔壁村庄,大多在外地打工。李山不喜欢相亲,他觉得相亲像是一场买卖,而且也看不上村里的女孩,感觉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
李山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约会交友APP,每天都在上面划来划去,软件里的确有不少漂亮的女孩,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好看的裙子,但这些让他心动的女孩们,基本上没有人回复过他的招呼。
李山感觉自己找不到对象是因为太不会说话了,“不会搞浪漫”。当时一起在电子厂流水线的同事,来自西北山区,家里穷得叮当响,但就是性格好,嘴甜会说话,来厂没几天就找了一个对象,现在儿子都会说话了。
李山最近一次心动是在去年。在一个匿名交友APP上,李山认识了一个在北京做美甲的姑娘小王,是老乡,长得漂亮穿得时尚。他很喜欢对方,也实实在在准备“追求”她。
但木讷的李山不会追求女生,“在微信上只能问问她吃了没?工作累不累?说起爱好或者是周末去哪里玩,我根本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她看的那些电视剧、喜欢的衣服品牌,我都不认识。”
李山回忆起自己唯一一次和小王见面的情景:那天,他特意换上了新买的卫衣,但两个人在咖啡厅里坐了一个小时,他始终不敢看小王的眼睛,话也没说上几句。“我很想夸一夸她穿的大衣很好看,但是没敢说出口。”
长期从事农村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黄丽芬认为,李山是典型的“老实人光棍”。在研究中,黄丽芬发现“老实人光棍”是当下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大部分村庄中都会有这样的“老实人存在”。
以往,“老实”在婚姻缔结情境下来看,是一个褒义词,在上一代的时候,很多女性会专门找沉稳老实的人嫁,觉得这样才有保障。但在当下,“老实”这个词在农村婚姻市场变成了不够灵活大方、不够浪漫的意思。
黄丽芬总结了“老实人光棍”的一些基本特征。从外在来看,这些人在面对面和女孩交往时说话结结巴巴、容易脸红、找不到话题,显得格外局促、笨拙。此外,“老实人光棍”往往抱有比较传统的观念,生活比较节约,会过日子,习惯于精打细算。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会谈恋爱,也就是说他不能在现代社会去满足女孩子对浪漫爱情的一些想象,不符合她们的一些诉求,未达到她们的一些期望,导致女孩可能就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但经济能力和“老实人光棍”的关联并不绝对,黄丽芬在调研中看到了很多家庭条件在村内算得上中等偏上的人,就是因为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不会谈恋爱,没能进入婚姻。
“我遇到的一些老实人光棍,80后和90后都有,每年他们的父母都会特别努力给他们找媒人介绍对象。他们的父母有一定能力,态度也比较诚恳,有很多媒人愿意帮忙,关键的问题是男生自己谈恋爱的能力不够,吸引力不够。”黄丽芬说,“每次相亲都是一次挫败的经验,有的见一面女方没看上,有的交往一段时间分手了,这就导致他们信心越来越不足,越来越胆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和女生相处。一开始在初婚市场找,找不到去二婚市场找,再找不到,年龄就越拖越大。”
黄丽芬认为,很难以组织化的力量去直接解决大龄未婚青年问题,但是能通过一些举措来间接缓解农民家庭的焦虑。
“首先是倡导移风易俗,形成新的婚姻风尚,减轻普通农民家庭的婚姻支付压力。其次是规范,包括婚姻缔结失败导致的彩礼纠纷如何规范化地解决,降低农民家庭尤其是男方家庭的风险,还包括规范形式多样的婚姻介绍市场等。只有在风险压力没那么大的情况下,农民家庭才更能从容地做出尽可能多的尝试。”黄丽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