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二紫、三红的 “老三样”
时间: 2024-10-18 18:45:58 | 作者: 乡村之恋-美式简美
海南黄花梨的纹理、色泽之美给人雅致、简洁的感觉。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大红酸枝最初以“喜庆”的色泽受到民间的垂青,后以细腻适合雕刻的特点,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居陈设。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因为材质优美,红木家具才具备独特的神韵,而家具因外表之美而衍生出来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更依托木材价值受到世人的认可。木材与家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演绎出红木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这三种价值最受认可的“老三样”,被称为“三大贡木”,不仅在历史上是皇权贵族珍爱的红木用材,在当代市场上,也已经被消费者视为红木中的经典用材,其历史地位、文化含义、市场价值不容置疑。
早在唐代,书籍中便有黄花梨的记载,在《本草拾遗》中,称“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初王佐增订《格古要论》,讲到“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刊本《琼州府志·物产·木类》:“花梨木,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有微香,产黎山中。”从其他文献里,可以得知其主要产地为海南岛。据明清家具专家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珍赏》中考证,1956年出版的由侯宽昭主编的《广州植物志》,在檀属中提到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新起名曰“海南檀”,此书的描述是:“海南岛特产……为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色红褐,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家具之用。”1980年出版的由成俊卿主编的《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对侯宽昭的定义又有所修正,建议把该树种另定名为“降香黄檀”。
作为家具用材,黄花梨的特点是“不静不喧,恰到好处,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除了纹理上的特点,它还有不易开裂、不易变形、易于加工、易于雕刻、有香味等特点。在家具形式与功能日趋统一的明代,黄花梨家具无疑是这场家具史变革的先行者,明清家具在工艺、造型、用材上达到今人难以企及并传之万代的高度。
明代工匠在制作黄花梨家具时一般都会采用光素手法,即主要利用和发挥木材本身的特点,突出海南黄花梨纹理、色泽之美,给人雅致、简洁的感觉。知名红木收藏家海岩如此评价黄花梨:“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千百年的风雨铅华,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黄花梨家具的出现与弘扬,与明清家具三大流派之“苏作”密不可分。苏州等江南一带地区,是明式细木、红木家具的发源地。在当时,江南一带的文人雅士纷纷参与家具的设计制作,与工匠一起钻研、总结黄花梨的特性,将文人审美与制作流程与工艺结合,形成了苏作家具“雅致”的特点。由于对黄花梨等家具用材的珍惜,一些制作流程与工艺如“攒斗”、“包镶”也为苏作特有。黄花梨本身如玉质感及淡雅香气,成为文人家具最为具象的表现。
紫檀大多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历史记载在我国云南、两广等地亦曾有少量出产。紫檀生长期极其缓慢,我国自古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在民间有着“一两紫檀三两银”、“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由于紫檀过于名贵,如今流传下来的紫檀器物数量要少于黄花梨。倘若是大型器物,因为材料难得,更是视同珠璧。
紫檀乃至所有的硬木家具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明代的万历年间开放海禁、来自东南亚的高档木材进入我国之后。“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对外贸易日渐频繁,使得南洋地区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流入境内,给清代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时,清初手工艺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统治者的推崇,对紫檀家具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清代乾隆年间对紫檀木的使用格外推崇。据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周京南考证,他根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统计出乾隆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购进的紫檀木总数量是700505斤,而从乾隆元年开始至乾隆六十年里,内务府造办处共用去紫檀木501949斤。能够准确的看出,整个乾隆一朝,宫廷紫檀木的购进及使用数量是相当巨大的。
实际上,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红酸枝的简称就是“红木”,人们口中的红木,就是指的是红酸枝这一种材料。据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邓雪松介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外贸部门开始进口酸枝木,成立了多个家私制作工厂,制作酸枝木家具出口创汇,用‘酸枝家私’作为出口商品名称。因为酸枝木颜色发红,在民间当时也有将酸枝木称为老红木的习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红木家具的称呼是对应酸枝木家具这种材质,而不是一个泛称。”
木材心材颜色是其导管中的树胶及其他沉积物决定的。而这些,也取决于木材的生长环境。例如有的紫檀木材会出现“金星”,与导管中富含红色沉积物及矿物质有关。有业内的人表示,根据经验而言,有金星的紫檀,其生长土地往往紧邻矿产;而且,木材的颜色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例如木材剖开或使用后,其表面久则会被氧化为白色,俗称“包浆”,使得板面具牛毛纹卷状花纹,千变万化,超乎想象。
而木材的花纹是因为“弦切面射线”叠生构成美丽的波痕花纹。例如黄花梨的“鬼脸纹”的出现,与它树干生长易分枝、早晚材色差大、树干易结疤等因素相关联;而别的类型如网状花纹、“星宿座”花纹,形成原因更复杂,可以说,木材的花纹形象是由使用者观察、想象得来的,同样的木材,由于使用部位、开料位置不同,其花纹的产生是千万偶然结果的一种,也被红木爱好者称为与木材的“缘分”。
三大贡木中,目前黄花梨的身价最为昂贵。在20世纪7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低到一两毛钱一千克,在1997年之后,海南黄花梨木材的来源已经慢慢的变少,价格开始大幅攀升。到2007年,直径十厘米的圆木价格为1千克3500元左右,40厘米的板材价格为1千克18000元。据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介绍,目前在海南木材市场上,已无了木材成吨出售的现象,更多是以斤、根来出售。由于木材的稀少,海南黄花梨的市场行情报价并无“统一均价”,更多取决于购买者的意图。他举例说:“例如有人想购买一些小料、废料来对老家具来修补,有人根据木材大小形状,制作出茶壶、手串等工艺品,购买者会通过你自己的想法与出售者商定价格。今年3月我在海南,曾经见过直径7、8厘米的黄花梨老料,以每斤1.5万元价格交易。可以说,现在黄花梨不能简单地看作木材了,而是以艺术品、收藏品的身价进行买卖,买一件少一件。而且很少有人购买黄花梨去制作大件家具,更别说数吨的交易,已经非常困难见到了。”
历史上曾经最为贵重的小叶紫檀近年表现却一直“不温不火”。据中国红木委统计,在2009-2014年间,海南黄花梨吨价从450万元飙升至1500万元,上涨了200%以上,而印度小叶紫檀吨价在2009年为50万元左右,有业内的人表示,目前其价格在每吨8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浮动。由于出产国印度严格的出口政策限制,小叶紫檀蓄积量和保有量仍比较可观;另外,终端消费的低迷也倒逼原料交易价格的走低。可以说,这三种木材中紫檀是价格上升空间最大、也最有升值空间的木材。
作为“新贵”,交趾黄檀的价格自2013年被列入CITES公约管制木材树种,其价格和成交量一路上涨。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大量开发和砍伐,交趾黄檀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交易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进口量大幅度减少。名佳红木董事长张正基表示,自今年年初开始,交趾黄檀的进口量也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未来,交趾黄檀的价格还会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