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林徽因:儿女心中伟大的妈妈
时间: 2024-05-20 00:43:18 | 作者: 新闻中心
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诗人林徽因被很多人视为绝世美女,而徐志摩、金岳霖等崇拜对象的关系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由一些人。
事实上,林徽因的婚姻、爱情、家庭观堪称传统。她以大家闺秀的身份,与初恋梁思成一起去美国留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婚姻。一同生活了27年后,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而且,林徽因和梁思成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恋爱,他们的婚姻是双方父母促成的。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因工作相识,私交甚好。他们早就打算为自己的孩子结婚了。梁启超在认定林徽因是自己的理想儿媳后,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创造了接触的机会,希望两人能够彼此产生感情。
两人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1919年夏天,18岁的梁思成在梁启超的书房里第一次见到了15岁的林徽因。
优雅如仙女的林徽因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梁思成的脑海中永远无法抹去她的形象。也正是在那一刻,优雅内敛的梁思成在林徽因心中扎根。
仅仅一年后,林长民就被流弹击中不幸身亡。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女儿,林徽因闻讯伤心欲绝,一度打算休学回国。
考虑到林长民突然去世,家里的妇孺难以维持生计,梁启超特意叮嘱梁思成转告林徽因别担心他的未来。
我和林叔叔的关系,她(林徽因)都知道。林叔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何况你们两个的关系。从此以后,我对待她就像对待思壮(梁思壮)一样。
林徽因生性强势,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赞助——哪怕赞助来自他未来的岳父。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她经常在课后到附近的餐馆做兼职洗碗工来赚取生活费。回到宿舍,她又累又饿,没东西吃就喝自来水充饥。
1928年,24岁的林徽因和27岁的梁思成双双毕业,并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梁启超拿出了林徽因拒绝的3000元补贴,用于新婚夫妇的蜜月旅行。
当时,梁启超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但他仍然尽力为儿子儿媳的工作奔波,最终为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出了贡献——东北大学建筑系教师。
1929年8月,林徽因在沈阳生下女儿。为了纪念不久前去世的梁启超,夫妻俩给女儿取名梁再冰(梁启超自称冰室主人)。
1937年夏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当时,林徽因和梁思成正在山西考察古建筑,她特地给远在北平的八岁女儿写了一封温暖的家信。
信中,林徽因详细向女儿讲述了自己的研究路线,并告诉她“你还是个孩子,现在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好好学习,别担心其他事情””。
考虑到年幼的女儿可能害怕战争,她殷切地鼓励女儿——“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现在应该勇敢,什么都不怕,凡事坚定。”
战火很快烧到了北平,林徽因一家被逼迫走上了南迁之路。梁思成和林徽因带着老大(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和老二(梁在丙、梁从诫)踏上了长途旅行。在长沙呆了两个月后,他们又去了云南昆明,最后在没有一点医疗设施的地方安顿下来。李庄位于川南,是一座充满各种古建筑遗迹的千年古镇。
带着全家人过来的时候,梁林夫妇配合得很好。他们能够把被子包成坚固的被褥卷,在小餐馆吃饭时提前准备一盒酒精棉,给孩子擦干净碗筷才让孩子吃饭。
在北平的时候,全家人都住在一个独栋小院里。有仆人和厨师,不需要他们自己做所有的家务。南迁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亲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从零开始有效学习做家务、照顾孩子。
生活突然艰难,身份突然转变,但夫妻俩却没有丝毫抱怨。相反,他们在乱世中热情参加小家庭的建设。两人经常互相调侃,一家人总是充满了乐趣。
林徽因刚开始学做家务的时候,他连水烧没烧都不知道。梁思成看到这一幕,笑了。林徽因还严肃地问丈夫“你怎么知道?”梁思成说他当过童子军,喝过开水。
很快,林徽因和梁思成就成了“家务专家”。她亲自为孩子缝制衣服,亲自为家人做可口的饭菜,打扫前院和后院。
梁思成外出考察时,林徽因会承担所有家务。她常常拖着瘦弱的身躯,背着家里一周需要的蔬菜回来。
每当孩子生病时,林徽因都守在身边,马不停蹄地观察孩子的病情。多年后,梁再冰称赞母亲“融合了医生的观察判断能力、护士的细心和母亲的体贴”。
中国建筑的两位创始人常年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他们经常利用自己的专业智慧让自己的家变得更舒适。
林徽因从路边采摘野花插在土制花瓶里,在旧木桌上铺上桌布,用别人废弃的木板做地板,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书架,还做了一个花环挂起来节前门口。
她为女儿做了一个布娃娃。她把棉花塞进袜子里,用布拉伸,然后在上面画了一张“超级可爱”的脸。女儿收到后非常喜欢。
梁思成带领孩子们捡起破碎的瓦片和陶器碎片,拼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并指导孩子们在门前搭建一条美观实用的走廊。
经过两位建筑大师的改造,简单的房子看起来舒适又可爱,一点都没有破旧的感觉。
梁再冰和梁从诫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两个孩子每天都在外面和其他孩子疯狂地玩耍。到了吃饭的时间,林徽因就会叫孩子们回家吃饭,并端上一系列精心烹制的菜肴。
每天晚上回家吃饭时,梁在兵都会想“这个好吃,那个也好吃”,而几乎每一篇日记的最后一句都是“我很幸福”。
直到自己成为了母亲,她才发现,自己和弟弟的幸福童年是与母亲的辛劳密不可分的。
我继续扮演着经济花招的杂耍者,让整个家庭、一些亲戚、同事或多或少得到更优秀的照顾。我得不停地给思成和两个孩子补那些勉强补的小衣服和袜子……这比写一整章讲述辽、宋、清的建筑发展,或者描述京城还要费力。宋朝的。
用梁思成的话说,煤油灯下,他们在制作孩子们的棉底鞋,在火上做饭,购买廉价的粗粮,过着青少年时期父母一样的生活,却从事着现代的工作。
她给孩子们买了日记本,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日记本上写。除了偶尔纠正错别字之外,她并没有干涉日记的内容。
她注重孩子的双语训练。她教孩子们背诵古诗词,给他们讲古代历史故事,还亲自挑选英文作品供他们阅读。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典型的“朋友式父母”。他们从来不把孩子当作无知的孩子,而是把孩子当作可以平等交谈的朋友。孩子们在面前什么样的事情都说,他们总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
林徽因年轻时患有肺病。抗战时期,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家务繁重。几年下来,她的身体几乎已经疲惫不堪。
1941年春,林徽因肺病复发。这一次,他的病很严重。他白天发高烧,晚上盗汗。
李庄没有医院,没有医生,没有药。战争期间的抗生素贵如黄金,林徽因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治疗,只能自己苦苦挣扎。兄妹俩看着在病床上挣扎的林徽因,总担心母亲会突然离开他们。
幸运的是,经过数周的持续奋斗,林徽因终于跨过了这个坎。但她的身体几乎崩溃了,经常需要卧床休息。
在病床上,林徽因还不忘给孩子们讲解经典,并鼓励他们与她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
梁再冰记得,林徽因用英文阅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名著,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等,她高兴地与女儿谈论着书中的人物和描写。著名的小说里,她那双锐利的眼睛总是闪闪发光。
梁从诫记得林徽因教他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篇古文被林徽因读得栩栩如生,听完就像看电影一样。
林徽因从来就没给孩子们讲过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她认为,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才是历史的本质。
有一次,林徽因和梁思成听到不远处传来爆炸声和连续的倒塌声。两人立刻反应过来,各自抱起一个孩子就往楼下冲去。他们居住的房子被炸成了碎片。林徽因被炸弹吓得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当她倒在地上时,她仍然紧紧地抱住儿子。
抗战胜利后,梁从诫与母亲谈论1944年日军逼近重庆的危机,并问母亲如果当时日军真的入侵四川,她会怎么做。
梁从诫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关键时刻,急忙问妈妈:“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你就不关心我吗?”
病床上的林徽因握着儿子的手,低声抱歉地说:“我真的要到那个地步了,我怕照顾不了你了!”
那一刻,梁从诫发现,林徽因不仅是一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更是一位坚持诚信的中国士大夫。
1949年,北平解放,北京大学西语系三年级学生梁在兵被的士气所感染,萌生了南下参军的想法军队。
梁思成一开始不同意,林徽因哭着哀求女儿不要参军。她清楚自己的身体不堪重负,她害怕参军后就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然而梁在兵一再坚持,林徽因妥协了。她与女儿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协议,要求女儿在一年内回北京完成大学学业。梁在兵临行前,林徽因带着为女儿准备的各种生活用品来看望她,并在她的被褥上坐了很久。
梁在兵参军那一年,林徽因经常给女儿写信,反复表达自己的想法。梁在兵回来后,发现屋子里到处都是国徽的图案。原来,他的父亲和母亲早已拖着病痛的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国徽的设计中。
林徽因摘掉了一个肾脏,夜以继日地为新中国设计国徽,勾勒出整整一个大盒子。195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上,全体代表起立,以掌声通过了国徽提案。林徽因感动落泪,但因病无法起身感谢大家。
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抢救国宝景泰蓝工艺品、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直带病工作的林徽因完全被繁重的任务压垮了。
1954年,结婚一年的梁再冰怀孕了。当她去清华大学新林研究院看望父母时,林徽因突然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白色大瓷盆,里面装满了她亲手缝制的婴儿衣服和被子。她气喘吁吁地告诉女儿,这些都是她给孙子准备的,希望女儿会喜欢她的手艺。
1955年,梁再兵临产,病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同时住进同仁医院。林徽因住院前,多次叮嘱女儿产后要到新家清华大学圣银医院休产假。她说家里有奶奶和保姆,可以给女儿做一些饭菜,让她放心。
看到林徽因的那一刻,梁在兵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非人的病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一种自责的感觉涌上心头。
林徽因见到女儿特别高兴,高兴得忘记了自己的病。她趾高气扬地对护士们喊道:“你看我女儿,身材、气色多好啊!”
眼看着林徽因就要死了,梁在兵想抱起孩子给妈妈看看。但林徽因患有传染性肺部疾病,医护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让婴儿进入她的病房。
梁再冰无奈,只能和爱人、宝宝一起去西单照相馆拍张合照。不过,当时的照片冲洗得很慢。林徽因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孙子的照片,就突然去世了。
梁在兵退休后写了一本回忆录《梁思成与林徽因——我的父亲母亲》。梁在兵在回忆录的最后写道:
人们思念亲人,常常在梦中相见。而对于我来说,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或者路过山里的古刹,常常会不期而遇父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