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茅草屋顶低调奢华田园范儿

时间: 2024-08-24 13:36:14 |   作者: 新闻中心

  本报特约记者 王信强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驻南非特派记者 邹 松

  编者的话:近日,境外生活方式网站“AD”评出11处世界最美茅草屋顶。走出童话册本,这些可爱的屋顶在现实世界中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它们有的“松软可爱”,有的“头顶青草”,还有的复古气息满满,从欧洲到美洲,再到非洲,当地人无不为保留这种住所风格而感到自豪。

  英国英格兰格洛斯特郡,绵延起伏的山峦之间,一望无际的乡野之中,恬静蜿蜒的街道两侧,矗立着一栋栋迷人的“茅草屋”。这里是英国西部的村庄布罗德·坎普顿。一个周六上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应邀前往这里参观。

  跟着导航,汽车缓缓驶入村庄。村庄中心地带,一座会馆门前,两位老人向记者频频挥手示意,他们就是伦敦朋友介绍的安德鲁教授夫妇。安德鲁带记者参观了他的住宅,那是一栋典型的英式茅草屋。安德鲁称,这栋祖传小屋已有数百年历史,经过多次大修和改造。

  他还和记者说,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就有英格兰人住茅草屋的记载。到18世纪末期,茅草屋在英国已十分普遍。直到19世纪初,茅草屋顶一直是乡村居所的主要屋顶风格,因为茅草是当时铺设屋顶最便宜的材料。所谓穷人的茅草屋,其实就是一个窝棚,上面盖着茅草,需要弯腰进入,然后“躺在屋子里”。

  值得一提的是,“戴着帽子”的茅草屋并不全是用茅草制成,其墙身用石块砌成,十分坚固,只是“头上戴了一顶草帽”而已,“草帽”看上去很厚实,其实重量并不大,不会对墙体构成威胁。

  随着经济的发展,“茅草屋”屋顶用料多有变化,安德鲁说,曾经英国种的小麦可长到1.8米,其麦秆是理想的盖房材料。迈入19世纪,小麦和黑麦梗混合的“精梳麦秸”成为乡村茅草屋顶的主要用料。在加工时,要把麦秸一层层堆叠起来、切段、晒干,再把它们紧紧捆绑在一起,固定到房顶的木骨架上。叠放一起的麦秸厚近20厘米,外面用泥涂抹平整,再罩上一张密密的铁丝网,屋顶就像被铺上一层“棉被”,紧固、防水。

  后来英国小麦品种得到改良,人们开始种植短杆小麦,其麦秆不再适合盖房,大家便改用从国外进口的水芦苇。水芦苇一摞摞覆盖在屋顶上,看上去十分松软。刚铺成时,屋顶泛鲜黄色,随着日月更迭,风吹雨打,会慢慢变为深褐色。

  一般屋顶茅草下面都会铺设一层木板。但出于防火考虑,人们慢慢用石板取而代之。石板取材于当地的一种石灰石,被切割成约0.6米长的“石瓦”。“石瓦”前端打孔,由特定螺丝或钉子一片片固定在屋顶。有英国朋友这样说:“屋顶上铺石头片,这不只是在垒砌房子,也是在堆砌浪漫。”

  “茅草屋”曾是贫穷的代名词,如今慢慢的变成了富人象征。盖一栋“茅草屋”所需的材料和人工费用要远大于现代建筑技术盖的房子。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称,不到40平方米的“茅草房”售价高达40万英镑。

  “茅草屋顶”的特殊工艺也慢慢的变成了英国国内不足千人掌握的传承技艺。据不完全统计,全英登记在册的茅草屋有2.4万栋,其中许多被列为“国宝级”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布罗德·坎普顿的“茅草屋”更是构筑出明信片一般的独特景色,让这处村庄从周围乡野中脱颖而出。

  丹麦人常说,“没住过茅草屋顶的房子就不算到丹麦北海度过假。”茅草屋顶的房屋是丹麦北海沿岸的标志性元素,它与起伏的沙丘、宽阔的沙滩和湛蓝的大海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说起丹麦北海最佳观赏茅草屋顶的地方,就必须提法诺岛。小岛最南端的村庄森讷霍被誉为丹麦最美村庄。森讷霍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很充分——这有许多美丽而古老的茅草屋顶房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曾到村中探索,看到村里的房屋大多有一个茅草屋顶,外墙颜色各不相同,有的是红砖色,有的是白色,还有的是粉色。据当地人介绍,这些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可以追溯到约18世纪。当时的很多公共建筑都使用茅草屋顶,比如建于18世纪前后的森讷霍克洛酒店。酒店拥有10多间客房和1个美食餐厅。村里的一座博物馆也是茅草屋顶。

  森讷霍的居民在打造茅草屋顶时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特产的芦苇。建造茅草屋顶需请专业的技工,将芦苇一小捆一小捆整齐堆起来,以免屋子漏雨。即便是最近几年建房,当地居民仍然倾向于茅草屋顶。“不仅是因为它们漂亮美观,还因为茅草屋顶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哥本哈根的建筑学者瑞克和记者说,茅草屋顶的保温效果丝毫不逊色于瓦屋顶。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茅草屋顶的房子里也能保持宜人的温度。

  许多房子的茅草屋顶上还铺着一条草皮,青草在上面茁壮生长,远远看去,好像整个茅草屋顶“活了起来”。据悉,茅草屋顶的平均常规使用的寿命为30至50年,有保存得好的甚至能使用长达百年。在村子里闲逛,记者能够正常的看到茅草屋顶房屋前门上方设有半圆形的凸窗。瑞克解释,凸窗算是一个货物通道,同时,被芦苇覆盖的房屋火灾风险很大,凸窗也方便人们在发生火灾时逃生。

  许多到丹麦北海度假的游客会选择有茅草屋顶的房屋居住。住在里面,人们会不由自主远离日常喧嚣,亲近田园生活,在大自然中彻底放松。

  初到南非,让《环球时报》记者最先感受到非洲风情的,非茅草屋顶莫属。那不是部落领地,也不是贫困社区,而是一座占地数十亩的4星级园林式酒店,从大堂到餐厅,再到连排成片的近百间客房,无不被装饰上古朴而风格独具的茅草屋顶。原始与现代杂糅,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

  在南非久住后,记者看出茅草屋顶不是偶见的奇观,而是时尚的选择。在多数南非较为富裕的社区、度假村、博物馆等场所,这种棕麻颜色、扎束密实、轮廓圆润的茅草屋顶频频出镜,彰显屋主低调奢华的追求。

  用茅草做屋顶在非洲乃至全球并不罕见,但随时代发展,城市化加速,还在延续、普及这一传统的国家不多,南非可谓代表之一。数百年间,各种各样的茅草屋一直是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主流民居样式。一般茅草屋顶的大小、用材及其装饰决定了茅草屋的功用,彰显屋主人的地位。比如某个部族首领的茅草屋,不仅屋顶巨大、门庭开阔,屋上还装饰着象牙和牛头骨。部族勇士的茅草屋则多以长矛和盾牌装点,透着威武之气。

  如今,用茅草做屋顶在南非已经是富裕的象征。尤其是非裔富豪,他们选茅草做屋顶一方面为怀旧,另一方面也想强调自己的民族传统。在实用性上,这种茅草屋顶令房屋冬暖夏凉,看似原始的建材起到了空调的作用。在现今的南非,设计并搭建茅草屋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从用料选择到实施工程人员,再到后期维护,都有专业的团队。在用材上,“茅草”只是一大类用材的统称,是用开普地区特有的一种草,还是夸祖鲁地区的精选芦苇草,以及这类“茅草”还要经过哪些强化处理,都能够准确的通过屋址的天气特征情况、屋主人的喜好“量身定制”。

  南非现今的茅草屋顶早已不是渔猎而居的代名词,反而是极尽讲究的格调象征。记者在南非走访时发现,南非最受欢迎的旅游民宿往往都是“茅草屋顶”,游客离开时还会带上“茅草屋顶”冰箱贴,把这份“当过非洲人”的记忆永远留住。